2025年4月2日上午,江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科技中心培训室内洋溢着热烈的学术氛围,江西省实验动物学会副理事长、江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科技中心副主任张洁,再度为该校中医诊断学专业的一年级研究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实验动物: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桥梁与基石》的讲座,聚焦实验动物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中的独特作用。

从经典至前沿:实验动物为中医药现代化赋能
讲座开场,张洁副理事长以“中医药与实验动物的千年对话”为切入点,回顾了传统中医药研究历程中动物模型的悠久应用历史,而后又对现代实验动物科学如何为中医药研究注入新活力做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她指出:“从《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动物药效验证,到如今基于基因编辑动物模型的复方机制研究,实验动物始终是连接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纽带”。在分析诸如“非人灵长类在青蒿素研发中的关键作用”等案例时,她着重强调了标准化实验动物在提升中医药研究可信度与国际认可度中的核心地位。
科技伦理并行:3R原则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实践探索
针对中医诊断学研究的特殊性,她重点阐述了“3R原则”(减少、优化、替代)在中医药动物实验中的创新应用。她以江西中医药大学近期开展的“类器官模型模拟中医证候”研究为例,向大家展示了在精准模拟“气虚”“血瘀”等中医证候的同时,如何通过体外技术减少实验动物使用量。“尊重生命与追求科学并不矛盾,我们正通过技术革新,推动中医药研究朝着更为高效、人道的方向迈进。”她呼吁青年学者在科研中积极践行伦理准则,全力探索符合中医药特色的动物实验替代方案。
互动热议:青年学子的思考与共鸣
在教学互动环节,研究生们围绕“实验动物模型如何适配中医整体观”“人工智能与动物实验的结合前景”等问题踊跃提问。中医诊断学专业学生杨同学表示:“这次科普讲座让我了解到实验动物不仅是科研工具,更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翻译官’。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必须兼顾科学的严谨性以及中医理论的特色。”
未来,“济世生灵”科普讲堂将紧密围绕实验动物伦理、前沿技术应用等主题,持续开展系列化、专题化讲座,为江西省生命科学领域的人才培养以及科研创新,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劲动力。